4月19日,第二届大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召开,9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同时,研讨会上还发布了50篇最新论文,不少论文都指出,要将大禹精神发扬光大。
大禹精神中的“胸怀天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以各种具体形式展现,大禹的杰出贡献,不仅在道德、精神层面影响深远,甚至对儒学、墨学方面也有影响。
有专家建议,要将大禹精神发扬光大,要努力推进大禹文化研究事业,希望禹学能像孔学那样进一步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并使国内外炎黄子孙像崇拜尧舜、崇拜孔子那样来崇拜大禹;从而使禹学像儒墨两家一样立足于显学之林。这个良好的愿望,应当是“十八大”所说的“中国梦”的一部分。
“大禹不仅是涉禹城市的大禹,更是中华民族的大禹,甚至是世界的大禹。建立禹学需要壮大研究队伍。”专家表示。据悉,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在国内“禹迹”所在地,集中了一大批大禹文化研究者。按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研究大禹文化的人数已近1000人。
据了解,越秀外国语学院拟将大禹文化学确定为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目前大禹文化研究所还计划在《中国禹学》《大禹文化学概论》《大禹学文选资料辑注》及《大禹传说》这几种奠基性著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学科性专著的攻关,在若干年时间内,编写出版一套包括哲学禹学、宗教禹学、神话禹学、历史禹学、考古禹学、民族禹学、民俗禹学、地理禹学、谱牒禹学、旅游禹学、生态禹学等在内的《禹学书系》,真正形成大禹文化学的完整构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我的哲学网: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第二届大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