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学界瞩目的“清华简”整理释读工作再出新成果。1月4日,“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学者认为,这批文献对于商周政治、先秦诗乐关系及楚国巫术信仰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此次整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共收录竹简六种八篇:《说命》上、中、下三篇属于《尚书》,其余五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均为前所不知的佚篇。
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认为,本辑八篇文献主要涉及商代、西周以及楚国的历史文化,这些文献有助于人们对《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的结集和成书过程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以往学者大多强调新出文献的史学价值,此次发布的有关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们的兴趣引入文学史领域。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认为,《赤鹄之集汤之屋》以夏末周初史实为背景,记述发生在商汤、夏桀、小臣等多个人物之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事件,情节曲折、角色复杂、对话生动,证明古代的小说与巫术、方术之间的确具有密切联系。该文献的刊布,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很可能改变人们关于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认识。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伟提出,《良臣》涉及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文章体裁、性质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内储说》及秦汉之后正史中的人物传记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文可能反映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原始状态。
据悉,“清华简”于2008年由清华大学入藏,总数约2500枚。为更好地进行保护和利用,有关研究人员拟将这批竹简分为13—15辑陆续整理出版,其中第一、二辑已于2010年、2011年由中西书局出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成果发布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