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97年回归中国,香港与内地交往更趋频繁。基于本地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港人与内地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以致互不理解而产生种种矛盾;要缓解矛盾,只有多些文化沟通,增进彼此认识。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内地跟香港已渐多交流,特别是香港丰富的大众文化及中西糅合的多元文化,对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地文化影响尤深:其一是打开内地视野,成为内地看世界的窗口;其二是体会香港的商业精神、注重实际和灵活,支持内地发展;第三是提升了大众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穷富亲戚 互不了解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明星、电影和小说在内地广泛传播,大众接受这些从香港来的文化,逐渐培养出两地的认同感。 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香港歌手初次登上全国播映的电视节目,大受欢迎,这可以视为香港文化对内地产生影响之始。不过,两地的早期沟通仍然难免出现误解,形成偏见,情况一如两家亲戚,一家富贵,一家贫穷,彼此只着眼对方的缺失,只夸大对方不好的一面。内地人予香港人的印象多是粗鲁或呆板,像个穷亲戚;而香港人予内地人的印象则是摆阔或自负,像个富亲戚。
两地制作的影视作品,同样加深了中港两地人民的这种误解。内地的影视作品称港人为「港客」,当中不少就是摆阔或爱面子的角色;香港的影视作品则有「表叔」、「表姐」文化,喜欢安排内地人角色为港人的表亲,这类「表亲」往往是不识大体或少见世面的人。
以「表亲」形容中港两地人民的关系有其贴切之处,大家在血脉上实在也有关连,但彼此在生活习惯、说话、动作方面却又不太相似。所以,这个称呼虽令两地人民有亲切感,但也有从偏见而来的疏离感。今后若要跨过这种偏见,实有赖双方努力,愿意互相认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我的哲学网: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张颐武:从影视文化看中港误解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