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陈淳/《北溪字义》/朱子学/概念范畴Chen Chun/“Pei-hsi-tzu-i”/Zhuism/conceptual categories
朱子学走出国门,远播海外,凝聚了朱子和其门人弟子的智慧,他与弟子们的答问、论辩,启发了他的学术灵感,也弥补他的欠缺和不足。他的《或问》、《朱子语类》以及师生往来书札,都是思想开放、自由论辩、互相启迪的珍贵记录,使人感受到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气象。譬如蔡元定往师事朱熹,“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1](卷434,《儒林四.蔡元定传》)。在相互交流诸经奥义中,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一些门人弟子直接参与朱熹著作的撰写、创作,以及朱子著作的收集、编撰等。蔡元定从“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1](卷434,《儒林四.蔡元定传》)蔡元定精通《易》之象数学,其著书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八阵图说》等,朱熹与之作序。朱熹的学术成就,即是朱子学派集体智慧和智能创造的成果。
朱子学之所以大明天下,是与门人弟子积极发扬和传播密切相关。“昔孔子之徒三千,而斯道赖以昭著,朱子门人知名之士,如黄、陈、蔡、刘辈,亦不下数十余人。故其著述最富,问答最多,而理学因之大明”①。一种学说的兴盛,是靠弟子们的代代相传、诠释的。朱熹各据弟子们的所长,而指导其著述,也是其因缘。
作为义理之学的朱子学,陈淳(1159—1223)对朱子学的重要概念范畴的理解和疏释,以及其理论思维体系的诠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陈淳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他与朱熹答问、其他学友与朱熹答问等600余条、10余万字,忠实呈现了朱熹的思想,而且在探索、研究朱熹哲学理论思维体系中,撰写了《北溪字义》,为人们理解朱熹哲学理论思维起到教科书的作用,也为传播朱子学提供易简的、入门的著作。
一、主体性范畴的诠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陈淳的《北溪字义》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