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容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200241
【内容提要】 言行是人类实践的基本方式,不同的文明对言行有不同的规定。在先秦儒学的构想中,言行是在礼的世界中完成的规范性活动。言行是对社会规范的一种内化和学习。言不是为了彰显自身,而是为了传道,所以言谈需小心谨慎。行达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言说到什么程度。所以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政治文化,强调实行实效。相反,在古希腊的世界里,通过言谈和行动,人与人得以“共同存在”,在城邦中实践着生活。恰恰是由于人能够交谈才形成了共同的存在,形成了公共领域。正是在自由言行开出的公共空间之上,古希腊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古典民主的典范。但这种古典民主有一个危险,即不受限制的自由言行可能导致激烈的政治冲突,甚至引发政治动荡。所以,为公共生活寻找秩序成为后来西方政治哲学努力的一个方向。
【关 键 词】言/行/礼
言说与行动是人类实践的基本方式。本文尝试从言说与行动在中西古典文化中的不同地位来反思中西政治哲学的差异。中西古典文化对言说的权力有不同界定,对行动的地位有不同理解,从源头上了解中西不同的言行模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为了用言行模式来折射不同政治文化的差异,本文选取的对比双方一方是由孔孟代表的先秦儒家,另一方则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哲学传统(以及阿伦特对这一传统的精彩阐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言说与行动——一个比较政治哲学的视角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