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阅读:卓新平:正确认识宗教,善待宗教研究 ——回应《是什么“宗教观”、“宗教学”?兼论“学术神学”》
2013年8月6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发展中国宗教学》的署名(略称作者)文章(略称《文章》),内容涉及对我在今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略称《研究》)第5期《名家访谈》(略称《访谈》)中若干观点的训斥——《研究》对我的访谈,是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和批示建立世界宗教研究所50周年的;当时我特别声明:自己在所长的任上,“很不称职,勉强干了一届就下来了,对此后所里的情况不甚了解。不过谈到全国------”。但发表时,这个声明被编者删略了。我依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提出“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要求,也是回顾全国的情况。作者把我在访谈中的话解释成是针对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似有些故意;何况世界宗教研究所也不属于某个私人的领地,即或有涉宗教所的某个人就成了针对宗教所了?朕即所,所即朕?
关于学术问题,我以为对任何人、任何观点都可以提出质疑,尤其是针对我个人。我在宗教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也发表过与他人不甚相同,甚或完全相反的看法,因此对有些针对我的批判意见本来不想作答。但《文章》断言:“有人并没有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学说及观点,却对这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专门研究说三道四”,就有些反感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只能由某些人独占,容不得别人插嘴?《文章》接下来完全对人而非对事了:什么“其境界之低、思想之狭隘则明显可见”;要么“根本不懂”,要么就是“历史的无知”;“望文生义、信口开河的学术幼稚”,诸如此类,似乎转移了话题,从“科学研究”变成了很不科学的人身攻击。最后是警告:“不要沦为对宗教学研究的找茬挑刺、上纲上线,变成学术界无权‘执法’的‘城管临时工’”——平日给人以谦谦君子的表象,怎么骤然会变成这副模样?
我不知道“城管临时工”在他们眼中是个什么角色,但其鄙视的态度自在不言中。这迫使我不得不公开作出回应:“学术界无权‘执法’”,这是常识,但是《文章》经常把常识当作自己的高明——但有没有言论自由?有没有呼吁主管部门认真“执法”的权利?这也是常识,但恰恰这一常识被作者忽略了,封杀了。仅仅为了维护作为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呼吁认真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立法,看来还得继续说下去。
一、引言
对于作者的做人和做文我不想涉及,但《文章》中显示的那种专横跋扈,却引起我的好奇:这是哪里来的?作者自称他构建的神学不是基督教神学,而是“教外学术界”远承柏拉图的“学术神学”或曰“学院派神学”。是否如此?我没有系统研究过柏拉图,绝对不敢对这位希腊哲人“说三道四”,例如是否可以把他从哲学家归类为神学家等?但不妨可以看看西方人的评论。保尔-霍尔巴赫的《袖珍神学》这样记述:
“柏拉图 是雅典的哲学家和基督教教会之父。教会一句话没有说,就把他列入自己的教历。教会之所以有许多教条、信条,不算伟大的圣礼,都应归功于他”。
于是就有了两个柏拉图:一个是古希腊的,一个是被拉进基督教的。作者所承接的柏拉图究竟属于哪一个?后文细说。柏拉图之所以在哲学上特别著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提出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开创了客观唯心主义一大流派;其在基督教中之占有独特地位,即缘于它在构建神学体系中的这种“理性”作用。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里用了不少篇幅解析柏拉图,说:
“我想理解他,但对他却很少敬意,就好像他是一个现代的英国人或美国人而在宣传着极权主义那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杜继文:是什么“宗教观”,什么“宗教学”?兼论“学术神学”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Pingback引用通告: 卓新平:正确认识宗教,善待宗教研究 ——回应《是什么“宗教观”、“宗教学”?兼论“学术神学”》 –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思辨、爱智、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