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以哲学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如下的事实或许多少会令他们有些伤感:著名的复旦大学哲学系,目前已经很难招满学生,生源依赖于调剂。于是,“高校是不是该取消哲学系本科招生”的议论也多了起来。
遭遇招生困境的不仅是复旦哲学系,仅在上海,开设有哲学专业的华东师大、同济大学和交通大学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说,生存是首要的。终极的命题和意义于普通人而言,是可以去关心或不去关心的。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一个青年如果不是家境特别殷实,如果不是出于对哲学特别的热爱,报考大学时放弃修读哲学专业,显然不是很难理解的举动。毕竟,这个专业不能教授给人技术性的职业技能。
然而,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还要有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对终极命题的不懈思考。没有人去传承哲学思想,没有人去追问终极价值,世界注定是昏暗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教育的贫困还是哲学的贫困?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