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格拉底的两难
《斐多篇》,是讲述苏格拉底之死的柏拉图对话,篇幅虽然很短,却谈到了死亡、灵魂、不朽这些重大问题。也恰恰是在苏格拉底的这首“天鹅之歌”中,我们看到了西方思想史中的自杀问题的开端。就像后世对自杀的讨论一样,这篇对话中充满了矛盾和断裂。其中最大的一个矛盾,或许就是,苏格拉底一边谴责自杀是有罪的,一边却从容甚至兴奋地走近自己的死亡。尽管很多人并不承认苏格拉底的死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杀,但至少他的对话者认为,苏格拉底对自杀的谴责恰恰否定了他主动想死的理由。谴责自杀而主动赴死,这个吊诡可以说是《斐多篇》中最根本的冲突之一,因为整个对话就是由对这个问题的质疑而引出的。甚至有论者认为,柏拉图这样安排,目的就是突出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中的矛盾,从而以柏拉图特有的方式否定苏格拉底的自杀。[1]
柏拉图如此处心积虑地暴露自己老师的矛盾,否定老师的哲学,这个结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但如果不接受这个说法,那又如何理解《斐多篇》中的种种矛盾之处呢?
我们还是首先来看看苏格拉底是如何谈论这个问题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斐多篇》中的“自杀”与“不朽”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