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在《存在与时间》的第82节,海德格尔说黑格尔的时间概念“完全沿着流俗时间领悟的方向进行。”[2] “为流俗的时间经验与解释提供出最激进的公式。”[3] 还说在黑格尔的时间概念里,“现在序列(Jetztfolge)在最极端的意义上得以形式化并且以无以复加的方式被敉平(nivellieren)了。”[4]。
可是比照黑格尔的文本,我们却发现黑格尔本人也是明确批评对时间的日常观念和知性理解的。比如在《精神现象学》中论及物理学时间的时候黑格尔说:“时间和空间或距离和速度在它们本身内并不能表示它们是从一个根源派生出来;它们彼此之间是漠不相关的;……运动并没有被表象为单纯的东西或纯粹本质,而是被表象为已经分割了的东西……”[5]这是批评对时间的知性理解。同样的批评在《存在与时间》中也屡见不鲜。在《存在与时间》390页(中文版),海德格尔也称这种直线化的时间概念为“知性”的。在这本书的第61节,海德格尔也批评了“流俗理解”对时间的“计数”、“量化”和“测量”。
又比如在《哲学全书》258节的附释中,黑格尔说:“时间并不象一个容器,一切东西都被置于其中,象在流逝的江河中一样被席卷而去。”[6]这与海德格尔的说法又是何其相似:“ 对于流俗的时间领悟来说时间就显现为一系列始终‘现成在手的’、一面逝去一面来临的现在。时间被领会为前后相续,被领会为现在之‘流’,或‘时间长河’。”[7]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