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字词都指向某一种类的形象。按照这个形象指称理论,我们知道,字词“快乐”,指的是和快乐相关的形象。由于“悠然自得”符合这一形象,于是,庄子就说“这是鱼的快乐”,这正是庄子何以说鱼是快乐的原因。
这个逻辑同罗素寻找河马。如果当时维特根斯坦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河马的微雕,他就能说,这儿有一只河马----微雕符合河马的形象。这是日常的逻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鱼儿欢快的游着”这类的语句,而且,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意外或不妥。惠子对这一语句提出问题,正是可能的哲学思考的开始。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换作现代的语言研究话语,即是,说“苍条鱼是快乐的”的“快乐”是什么意思?人是在何种意义上说“快乐”?假如苍条鱼是快乐的,但快乐这种感觉是鱼“私人”的,人又怎么能知道?
这个问句涉及的,正是现代的西方维特根斯坦及后继者们关于“私人语言”系列讨论题域的范围。我们先来看看维特根斯是怎样提出私人语言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濠梁之辩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