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马克思的财富观本质地表现在对财富主体本质以之为前提的基础——私有制之批判,而这一批判过程又是建立在对现代形而上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基础之上。在上述批判路径视域下的马克思的财富观对于当前贫富差距、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及其分析能够提供深刻且广泛的理论解读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财富观;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王文臣,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刘芳,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
财富的来源及其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以详细阐述和批判的理论问题。马克思正是在论证财富主体本质并用以分析时代社会现实基础上,揭示出劳动与财富(资本)的对立,从中发现财富的秘密及全部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种问题——即当前所谓“现代性”问题提供科学解释,特别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人之根本生存方式。以财富问题为基础而展开的论述,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为此本文旨在讨论:(1)现代形而上学的财富观,特别是斯密和黑格尔的财富观之内容; (2)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及其结论; (3)马克思对形而上学财富理论批判的实际意义。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论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版权声明:版权归
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