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一兵,男,山东荏平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目前,在开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过程中,首要原则就是拒斥同质性思维。因为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语境所写下的文本,都有可能是非同一性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通过思想史方法上的内省,达到一种研究和思考方法论上异质性思维的自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构真正的科学研究平台。
【关 键 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伪同一性/阿多诺/卢卡奇/鲍德里亚
多年以前,我在《哲学动态》上发表文章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伪同一性”的问题[1]。当时,我主要是通过从卢卡奇思想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入手,说明了同一个卢卡奇在不同时期写下的异质性文本,以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中的伪同一性问题。然而,这个观点到现在都没有被学界普遍关注。最近,我在关于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见解的重要性[2]。在此,再谈一些想法与学界同仁共思。
一
我想先从自己2000年出版的那本关于阿多诺哲学研究的论著[3]说起。在对阿多诺哲学思想的研究中,我发现阿多诺在其中晚期的哲学思想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一种与他早期哲学思考方式截然不同的思想风格。自从上世纪40年代他与霍克海默写下《启蒙辩证法》一书以后,阿多诺的思想就开始发生了一种重要的异质性改变,即彻底否定总体性逻辑,反对同一性的理性暴力。在文本写作方式上,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到这种变化。实际上,他是在尼采、海德格尔之后,非常自觉地拒斥从希腊开始的理性主义的思考话语,拒斥逻各斯中心主义,拒斥思考过程按照一个完整的、按部就班地从第一个环节过渡到最后一个环节的逻辑流转。因此,阿多诺在写《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等著作时,已经不是在写作文本,而是在用构境论的方式建构文本。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哲学网:哲学学术门户网站,Philosophy,哲学家,哲学名言大全
本文链接地址: 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的伪同一性问题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