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举芝诺悖论为例,来考察一下希腊人的证明性知识如何独立于经验进行构建。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或可译成“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作为他的基本立论,基于这个立论,他认为变化不可能,一切变化根本上是假象。芝诺为其师的立论提出论证,他想证明“运动是不可能的”。他一共提出了4个运动悖论,以此证明运动不可能存在。
第1个悖论叫做“二分法”。他认为,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由A点到达B点,必先到达AB的中点C;为了达到C点,必先到达AC的中点D;为了达到D点,必先到达AD的中点E……,这样的中点有无穷多个,因此,从A点出发的第一步根本迈不出去。
第2个悖论叫做“阿基里斯追龟”。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英勇战将,迅跑如飞,芝诺现在要论证他追不上乌龟。芝诺说,阿基里斯为了追上乌龟,必须将到达乌龟起跑时的位置;可是,等他到达这个位置的时候,乌龟已经在前头了。他若继续追,总是要先到达龟先前所在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总是离龟现在的位置有一段距离。无论龟跑得多慢,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也只能逐步缩小这个距离,而不可能彻底消除这一距离,因此,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龟。
第3个悖论叫做“飞矢不动”。他说飞着的箭在每一瞬间肯定在某一个空间位置上,而在一个空间位置上,意味着在这一瞬间它是静止的。既然在每一瞬间都是静止的,而时间又是由这些瞬间所构成,那么总的来看它是静止的。
第4个悖论叫做“运动场”,说的是三列物体的相对运动。相对于静止的一列物体运动了1个单元的空间,相对于运动的一列物体却运动了2个单元的空间。如果我们承认有一个最小的空间间隔的话,那么就会出现1个空间等于2个空间这样的悖论。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